三、基础问答
1.SAE有哪些?发生SAE记录哪些内容?如何报告严重不良事件?
答:SAE指受试者接受试验用药品后出现死亡、危及生命、永久或者严重的残疾或者功能丧失、受试者需要住院治疗或者延长住院时间,以及先天性异常或者出生缺陷等不良医学事件。
SAE记录:发生时间、报告类型(首次报告、随访报告、总结报告)、研究者获知时间、受试者鉴认代码、用药情况、SAE诊断、SAE情况、对试验药物采取的措施、SAE发生及处理的详细情况。
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申办者应将试验用药物非预期的严重不良事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死亡和危及生命情况为7天,其他情况为15天。随后,申办者应按照制药SOP规定的程序向研究者搜集该SAE的详细资料。研究者应确保向申办者全面、详细地提供SAE的有关情况。同时,研究者有义务按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向有关各方报告SAE。此外,如发生严重的与试验用药物相关的、且以前未知的(未在研究者手册中记载的)不良反应,研究者应及时向伦理委员会报告。
2.AE分几级?哪几级?判定AE的依据是什么?
答:AE分级:轻、中、重或NCI-CTC1-5级;1级,轻度,无症状或轻微症状,或仅进行临床或诊断观察,或无需进行干预;2级中度,需要进行最小、局部的或无创伤的干预,或年龄相当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ADL)受限。3,严重或医学上显著但不会立即威胁生命;可导致住院或延长住院;致残;自理性日常生活活动受限。4级,危及生命,需紧急干预;5级,与不良事件相关的死亡。
判定依据:原有症状、体征、实验室异常的加重或新诊断的疾病、实验室异常值、新出现的症状。
3.SUSAR(非预期的严重不良反应)怎么汇报?
答:申办者收到任何来源的安全性相关信息后,应当立即分析评估,并将SUSAR快速报告给所有参加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及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申办者应当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SUSAR。具体上报时限及要求如下:
(1)对于致死或危及生命的SUSAR,申办者应在首次获知后尽快报告,但不得超过7天,并在随后的8天内报告、完善随访信息。(申办者首次获知当天为第0天)。
(2)对于非致死或危及生命的SUSAR,申办者应在首次获知后尽快报告,但不得超过15天。
(3)对于发生在国外、英文的SUSAR需要翻译成中文后再上报,上报时限不得超过30天。
(4)SUSAR报告递交临床试验机构:申办者将电子版的SUSAR报告和SUSAR汇总表发送到至临床试验机构SUSAR/DSUR上报专用邮箱,报告时限以邮件发送时间为准。安全信息审核专员需及时收集审阅。
(5)SUSAR报告递交伦理委员会。
4.研究者的安全性报告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除试验方案或者其他文件(如研究者手册)中规定不需立即报告的严重不良事件外,研究者应当立即向申办者书面报告所有严重不良事件,随后应当及时提供详尽、书面的随访报告。严重不良事件报告和随访报告应当注明受试者在临床试验中的鉴认代码,而不是受试者的真实姓名、公民身份号码和住址等身份信息。试验方案中规定的、对安全性评价重要的不良事件和实验室异常值,应当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和时限向申办者报告。
涉及死亡事件的报告,研究者应当向申办者和伦理委员会提供其他所需要的资料,如尸检报告和最终医学报告。
研究者收到申办者提供的临床试验的相关安全性信息后应当及时签收阅读,并考虑受试者的治疗,是否进行相应调整,必要时尽早与受试者沟通,并应当向伦理委员会报告由申办方提供的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