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二级、三级医院)
一、政策背景
1、新医改政策的推动
•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机制,强调医院的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本质。
•政策要求公立医院在保障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同时,控制医疗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国家政策文件的出台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标志着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该文件明确了绩效考核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指标体系和工作目标,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3、政策目标与导向
•政策旨在通过绩效考核,引导公立医院实现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同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绩效工资总量等挂钩,强化考核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地见效。
1、优化诊疗流程与规范医疗行为
•绩效考核通过设定医疗质量相关指标,如手术成功率、平均住院日等,促使医院优化诊疗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医疗行为中的问题,推动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考核指标中对新技术应用、科研成果转化等的重视,激励医院加大在医疗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通过绩效考核,医院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在医疗服务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医院在疑难重症等方面的诊治能力,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3、增强患者满意度与就医体验
•以患者满意度为重要考核指标,促使医院更加关注患者的就医感受,从改善就医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医患沟通等方面入手,提升患者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增强医院的社会声誉和竞争力,还能够促进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形成良性循环。
三、考核流程
四、我们的服务优势